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省内新闻 >

周阿成:塑 说



时间:2021-09-06 09:29来源: 点击:0

艺术家简介

周阿成

1963年生于江苏射阳。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与美术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江苏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雕塑作品《晨》《一路走好》《正月》《家福》分别入选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其中第十届全国美展获铜奖;2005年雕塑作品《阿福一家》入选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8年雕塑作品《极限速度》入选奥运景观雕塑国际巡展获五环奖;2012年雕塑作品《阿福一家》入选锦绣中华——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展;2012年雕塑作品《城市》《阿福一家之旅行》系列等入选首届江苏省展优秀美术家书法家精品展;2013年雕塑作品《阿福一家之旅行(3)》获中央电视台雕塑大赛二等奖;2013年雕塑作品《阿福一家之旅行》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2017年雕塑作品《电焊工》入选美在生活——全国写生艺术展;2017年雕塑作品《阿福一家之旅行》入选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2021年雕塑作品《荣毅仁》入选“百年江苏”大型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雕塑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收藏。

创作者如何以作品同行者角色出现在时代现场去诉说日常?如何让作品在社会现实与公共价值诉求中呈现人文意义?如何使雕塑艺术形态在民族、民间的厚土中生发新的可能?如何使雕塑家与作品创作一同生长,让作品自然能动地去寻找生存空间和生命价值?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与思考,伴随着我的创作实践过程。

一、不刻意追求技法上的标新立异,进入当下,用淳朴自然的雕塑语言去诉说感受和领悟,体味人生的感动与变化的轨迹,让作品与时代一同生长。伴随着多年对雕塑的创作实践与研究,在其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作品的语言风格和存在方式已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让作品自由不定性的生长,以求再造可能,使作品衍生和变化自然生长,不必刻意做作。同时,做到作品与创作时代一同生长,作品的情与景、意与境和雕塑家合体同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于动态的发展中的当下。

二、在寻找意义和价值的同时,让“我”成为时代的温度计,敏感于岁月变迁、时事变换,用自己的语言,诉说日常,饱含时代张力。着眼当下,关乎日常,在平凡的日常中力透时代,如:新世纪初的“三农”问题成为当时社会的焦点,由此触动我通过《一路走好》的创作期望引起社会对农民工生存处境的关注;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通过《传家宝》作品的创作,表现当代青少年牢记历史传递爱国主义精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创作《极限速度》表达残疾运动员自强不息挑战生命极限的拼搏精神等。这些作品中表现的人物均为现实平凡中的普通角色,通过对当下现实近距离的观照,期望能折射出时代的精神气象。

三、现实关怀是艺术家应该具有的境界和高度。我通过塑造盐城好人、农民工、残疾人等,力求直面社会现实,直抵心底触碰灵魂。在表现《正月》作品时,把农民工当着自己为其诉说,竭力表现其内心的真实,传达出离乡之苦但非城市弱势,茫然无助中又满怀对未来的希望。着力赋予作品的温度感,以求得深刻且意境深远。现实关怀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自觉,伴随着创作修为一生。

四、彰显公共精神,让作品走向大众。作品具有公共性且体现人文精神和意义是我始终坚持的实践品格,这很大程度与我长期从事高校公共艺术专业教育有关,我所在的学校是国内最早组建公共艺术专业的,我也是较早接受公共艺术概念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也就潜移默化地将公共艺术的思想理念融入我的创作之中,“生长”中的《阿福一家之旅行》系列作品力图表现出生活气息浓,时代性强,感情真挚,语言质朴,体现公共价值的理想追求。具有公共精神的雕塑创作,应表现为集中反映公众的普遍情感与审美需求,体现公共人文意义和价值,给公众以最大限度的艺术创造。

五、根植于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探求当代雕塑与传统文化的互动互生。我们应如何确立当代雕塑的中国身份和中国雕塑本土化的独立性与独特性呢?一条十分重要的路径便是将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元素”和“样式”,发展成为当下诉说应有的“语言”和“样子”。使当代雕塑立于当代、体现民族当下而不是过去的个性。在我过去的教学和雕塑创作中,不断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学习和研究,尤其专注传统雕塑包括民间彩塑的研读,并探究在创作中的应用。我在无锡工作生活了20多年,这里积淀深厚的独特的江南文化对我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阿福一家之旅行》系列作品受到惠山泥人艺术的启示,特别是在形式结构和意趣表达方面吸收借鉴了惠山泥人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2017年,我主持了江苏省艺术基金《江苏省惠山泥人青年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在此过程中,自己也加深了对惠山泥人传统题材、样式、语言方式及工艺与现代创新方法的学习和研究,从而对《阿福一家之旅行》系列创作具有地缘性和语言丰富性拓展找到更多可能性。但对这一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尚需要不断加强对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与语言方式的深度发掘,并加深对语言内涵的民族性和语言方式的本土性与当代性的实践与研究,探究当代中国化雕塑艺术新境。

在我以往的雕塑创作实践全过程中,总体来看,在艺术形式结合语言方式上表现为多变性和不定性,但是,随着自己艺术观的形成,最近的10多年来,我在农民工和《阿福一家之旅行》作品系列的创作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连贯性。从2004年前后开始创作这两个系列,作品间隔最长有七八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创作有《传家宝》《极限速度》《子不语》《迁徙》《文徵明》等作品,这些作品的思想观念、语言形式、媒介手段都不同。然而,即使是前两种类型的创作,每种类型之间在形式和语言手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形成作品之间的不同和差异的原因,一方面,作品的创作系统中不同的思想观念对应不同的语言形式和媒材手段;另一方面,随着创作时间的变化反映出雕塑家的感受和语言生长也会发生变化。其主要原因不强求雕塑形式的系列化、风格化,不为风格而风格,让其随同当下与自己一同生长。虽然我们与作品同行于当下,专注于当下,反映当下,但在艺术创造上不能仅限于当下,应该努力做到既同行时代在一定意义上又引领时代。在我以前的雕塑探索中,以这样不同的方式诉说当下,不求定式,有感而行,顺势而变,作品与作品之间是并行的、交叉的、连续的,也可以是独立的。

作品语言的修辞方法对应不同的题材、思想和观念的表达,力求获得语言逻辑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独创性。在表达作品语言方式上强调多样性、开放性和实验性。创作中根据思想观念的表达很多时候表现为对惯常的雕塑语言逻辑的再创应用,又表现在积极地打破既定雕塑界限,使雕塑再造可能性。同时,创作中竭力去发掘传统雕塑语言系统中的潜在特性,重视对新媒材与技术及新的视觉方式交叉性的实践与研究,让自己创作的语言方式向多方位拓展,求得多向生长。

在现时代多元的艺术格局中,需要艺术惠及广泛的民众,需要艺术作品对社会公共的关照,艺术面向社会,关注当下,关怀现实,彰显人文品格,将艺术创造最大限度实现社会“共享”,表现社会公共价值。艺术家应自觉地与社会现实,实现个人身份的社会转化,形成社会自觉的艺术。雕塑艺术凭借自身的优势介入到多维化能动的社会空间,从而使雕塑家作品表达的意义和方式更具有社会性和当代性。建构当代雕塑的中国文化语境,连接中国传统,发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对当代雕塑应用可行性的深度探究。与此同时,我们还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借鉴吸收当代艺术先进和有益的经验,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探求中国雕塑艺术在当下与未来的发展。

2013年雕塑《阿福一家之旅行(3)》

青铜高120cm

2017年雕塑《电焊工》玻璃钢高50cm

2004年雕塑《一路走好》铜、钢板、不锈钢高200cm

2018年雕塑《旅行》青铜高200cm

2005年雕塑《阿福一家》青铜高57.5cm

2005年雕塑《传家宝》青铜高66cm

2009年雕塑《正月》玻璃钢高110cm

2010年雕塑《阿福一家之旅行》青铜高112cm


(责任编辑:王洁)